本站首页       |      部门简介       |      项目申报       |      科研信息       |      政府文件       |      校内制度       |      资料下载       |      对外服务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2017-02-23被阅览数: 856 次 来源: 宁波科技网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2016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宁波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新华社发)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不久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握好“实”与“虚”、“新”与“旧”的关系,树立“大抓实体、大兴实业”的鲜明导向,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同时,着力修复激活传统动能。为此,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针对当前我市制造业存在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短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新活力,为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提供坚实基础。

  宋炳林
  一、宁波实体经济存在的若干供给短板
  近年来,宁波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态势稳中趋好,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但必须看到,当前宁波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供给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不够快。当前,创新驱动对我市制造业支撑力度仍不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还未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以专利为例,2015年,宁波国内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16056件,尽管总量规模并不低,但大部分为实用新型或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宁波核心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制造企业对科技、业态、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过于注重以土建投资为主的“硬投入”,而对研发、品牌、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等“软投入”比重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新要求。
  2、低成本加工模式向高附加值模式转化不够快。宁波工业经济虽以超万亿元的规模跻身于全国工业大市之列,但多数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工业增加值率偏低。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8.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水平,甚至低于全国26.5%的平均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同时,作为全国品牌之都,宁波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价值都在下降。根据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宁波仅有8个品牌上榜,集中在纺织服装、家电、烟草等行业。比2004年上榜量减少5个,且在新经济领域品牌建设方面进展缓慢。
  3、中低端结构向中高端结构转化不够快。当前,宁波制造业结构水平偏低,整体能级亟待提升。一方面,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态势,宁波中低端要素优势不断减弱;另一方面,宁波中高端发展需要的人才、科技、金融、信息、品牌等要素支撑尚未形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缓慢,对全市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有限。201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为3552亿元,而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则接近1.9万亿元,是宁波的5倍多。
  4、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化不够快。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宁波各类开发区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6%,尽管比重不低,但平均规模体量仅为177.3亿元,全市前6家开发区产值总和尚不及昆山经济开发区一家的产值。同时,开发区以形态开发为主,虽然产生了一批具有行业、地区影响的块状经济,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严重,企业之间产品结构大同小异,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集群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5、“倾斜型”政策扶持向“普惠型”环境建设转化不够快。长期以来,我市制造业领域的差别化政策多而普惠性政策少,即更多采用行政、经济手段扶持特定产业的“倾斜型”纵向产业政策,而从横向上为各类型企业和产业创造一种公平竞争制度环境的“普惠型”产业政策相对较少。此外,在创新生态、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宁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加快构建实体经济新供给体系的主要任务
  在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制造发展趋势下,宁波要针对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加快构建实体经济新供给体系,做到“内”育“新动能”,“外”树“好形象”,“质”有“高标准”。 
  1、新要素供给:形成以创新驱动为重点的发展动力。把创新打造成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占据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宁波工业强市的必由之路。为此,要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快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
  一是强化制造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设立国家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在甬设立分支机构或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
  二是健全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围绕新兴产业引进一批核心团队和关键领军人才,采取引入风投或创投基金、争取国家立项、加大地方持续扶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其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本地人才培养能力,谋划实施新一轮宁波高等教育跨越发展战略,开展企业家和“创二代”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继续推进以培训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高级蓝领”计划,为宁波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支撑。
  2、新结构供给:构筑以智能经济为主线的产业结构。要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智能产业,推进智能制造模式的集成应用,推动制造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聚焦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以及环保、安全等行业领域,鼓励企业应用智能装备及部件对传统生产线或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在线监测、远程诊断等智能服务和智能化管理,并在本行业中小企业加快复制推广。
  二是融合“+智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智能装备产业基础材料、核心部件、关键工艺和智能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协同创新,开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按照“中国制造2025”试点要求,重点主攻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等八大细分行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千亿级细分行业,带动提升全市产业发展新能级。
  3、新平台供给: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聚集平台是现代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载体。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趋势,要从整合空间资源出发,加快推动我市产业发展由零星分布向集中布局转变、由孤立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
  一是重点打造战略性产业平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以梅山新区为核心,以杭州湾新区和南部滨海新区为两翼的滨海产业大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全市经济高端发展的空间增长点。优化国家高新区建设,争取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业创新生态高地和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集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小镇。
  二是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区联动发展水平。鼓励支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集聚区)通过采取“异地共建、整合托管、一区多园”等方式,建立针对产业细分领域、链式发展、融合发展的专业园、园中园、拓展园,引导零星工业企业向与产业特色相匹配的集聚区集中,并着力构筑集聚区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全市产业空间资源配置效率。
  4、新企业供给:培育以分类分层为特点的企业梯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坚持分类培育、做精做优原则,加快形成大、中、小微企业既分工协作又特色发展的结构化梯队,不断提升我市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品质化形象。
  一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工业龙头企业打造、高成长企业培育、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等分类培育专项行动,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进行并购重组、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新、特、优”方向转型。
  二是重点培育一批“工匠型”企业。引导制造企业立足主业,加大专利品牌标准等“软实力”投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宁波产品向宁波精品转变。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制修订,形成一批能够反映“宁波质造”、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
  5、新制度供给:营造以做实业为荣的制造文化。作为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能够一直保持制造业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宁波要不断强化质量和创新意识,努力营造以做实业为荣的制造文化,持之以恒夯实实体经济之基。
  一是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坚持坚守、专注专业、创新创造的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要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广大企业把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渗透到研发、制造、服务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为此,要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企业负担,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在全社会弘扬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
  二是营造创业创新生态。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业转型最具活力的助推器,对此应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肥沃土壤,为传统企业提供转型动力。要围绕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制度性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效能最高等目标,对新经济发展所亟需的财税、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强精准服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争取成为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三、着眼于激发活力的供给侧改革举措
  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应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牛鼻子”,重点推进产业治理、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要素等领域改革,为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红利和坚强保障。
  1、从制度层面来看,重点推动经济治理方式变革,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新常态对经济治理方式提出“三个转变”的更高要求,即政策重心从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转变,政策目标从促进有形要素积累向促进创新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政府手段从原来的优先型政策向普惠的功能型政策转变。为此,今后我市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把营造更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公平竞争环境以及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2、从要素层面来看,重点健全激励约束相容机制,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推动资源要素更高效、快速、有序流动,让优质资源向优质企业不断倾斜,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相容机制是通往这一方向的重要途径。
  3、从平台层面来看,重点推进产业园区体制改革,提升空间利用效益。坚持“市域统筹”理念,增强产业主管部门对产业园区管理的话语权,按照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产业集聚区布局发展规划,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组建宁波市产业聚集区协会、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参与低能级园区开发,并强化规划及政策执行的刚性。
  4、从结构层面来看,重点推动产业扶持方式转变,引导新兴产业发展。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后要尽可能确保产业政策的市场化、法治化和中性化,更多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来管理市场预期、引导企业行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市“产业母基金+子基金”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5、从企业层面来看,重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针对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企业家精神衰退、家族企业传承接替不畅等现象,要鼓励和引导我市企业加快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计划,继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4-86894183 Email:nzykyc@163.com